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 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 |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 Recyclable Scraps of Lutitium Yttrium Oxyorthosilicate Crystals | ||||||||||||
制定或修订 | ■制定 | □修订 | 被修订标准号 | ||||||||||||
采用程度 | □IDT | □ MOD | □ NEQ | 采标号 | |||||||||||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 ||||||||||||||
采用快速程序 | □ FTP | 快速程序代码 | □B | □C | |||||||||||
ICS分类号 | 77.120.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H65 | ||||||||||||
牵头单位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体系编号 | JN07-XB-6 | ||||||||||||
参与单位 | 计划起止时 | 2020~2022 | |||||||||||||
目的﹑意义或必 要性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仪(PET)是当今最先进的医疗诊断设备之一,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硅酸钇镥闪烁晶体是PET用核心探测材料,全球年需求量超过50吨,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也是我国宝贵的重稀土资源镥元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对氧化镥的用量占到我国氧化镥年产量的50%。硅酸钇镥晶体毛坯需经切割、研磨加工成特定尺寸的晶条后,经进一步组装成阵列后进行使用,其间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晶体切削料、研磨料,以及性能不达标的残次品,再加上以各种原因而不能直接使用的部分长晶原料,构成了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经测算,硅酸钇镥晶体毛坯只有大约40%能转化为合格的晶体器件产品,而将近60%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回收料,部分回收料中氧化镥的含量可高达80%以上,每年全球因硅酸钇镥生产活动产生的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约30吨,其中蕴含的可回收氧化镥资源达20吨,约为国内每年氧化镥产量的1/4,因而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目前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的回收处于无序状态,部分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因未能得到有效收集而白白浪费,还有很多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因没有进行有效分类而造成回收不完全,最终造成大量宝贵的氧化镥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此外,目前硅酸钇镥晶体的生产活动80%在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国家的氧化镥原料全部从我国进口,但所产生的各种硅酸钇镥回收料基本处于不回收的状态,造成大量的镥资源浪费。 本标准拟对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的分类、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包装、运输等进行规范,有力促进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实现我国宝贵镥资源的集约化高效高值利用,并为未来国际范围内镥资源的回收利用奠定基础。 | ||||||||||||||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 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回收提取其中的稀土元素,特别是其中高含量的镥元素,可作为稀土萃取分离生产原料。 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主要技术内容:回收料的分类、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包装规格、运输要求等。 | ||||||||||||||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 硅酸钇镥晶体国外生产企业主要有西门子公司、美国CPI公司、法国圣戈班公司、日本Oxide公司等,其中西门子公司和CPI公司生产规模较大,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国内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新漫晶体、四川天乐信达、中电26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苏州晶特、有研稀土等,但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国内硅酸钇镥晶体生产企业所产生的硅酸钇镥晶体回收料均由国内稀土冶炼分离厂进行回收处理,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回收料标准,不同厂家处理的回收料种类、成分差异很大,处理工艺也各不相同,部分回收料未得到有效收集,回收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外则基本处于不回收的状态,造成宝贵镥资源的大量浪费。 标准申报单位有研稀土长期从事稀土绿色冶炼技术及功能材料的开发,近年来在硅酸钇镥晶体产品开发及回收料回收处理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 ||||||||||||||
牵头单位 |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 标准化技术组织 |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 部委托机构 | (签字、盖公章)
月 日 | ||||||||||
|